致敬袁隆平: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
时间:2021-05-24 15:02:14

袁隆平同志为我国“杂交水稻之父”,中国工程院院士,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。袁隆平院士倾尽一生,为我国粮食安全、农业科技创新、世界粮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民之福泽,国之脊梁,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,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,一辈子躬耕田野,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。袁老辉煌的一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粮食的丰足,更有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榜样力量,成为以飨后人的精神食粮,弥足珍贵,万古流芳。


(一)君似雁随阳,为民谋稻粱

袁隆平逝世后,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——国士。何为国士?谓其“才德盖一国”,抑或“一国勇力之士”?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。因为还有对人民、家国、民族的责任和爱。

袁隆平3.jpg

2019年9月17日,袁隆平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当天,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。行动不便后,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,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。

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,他的心,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。

1956年,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。不久后,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。这一转身,改变了他的一生,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。

一部中华民族史,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。挨饿,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。新中国成立前,少年袁隆平,因路遇饿殍,而立志学农。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”,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,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。

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,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,不让老百姓挨饿。”1953年,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,袁隆平立下誓言。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。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。1984年,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,“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。”袁隆平回忆,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,配置了200多台仪器。 

回望袁老一生,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,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。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。质疑、失败、挫折,如家常便饭;误解、反对、诋毁,曾如影随形。他默不作声,转乘几日火车,去云南、海南、广东,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。

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,就像候鸟追着太阳!

粮稳,则天下安。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。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,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——技术手段不断更迭,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。

近年,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.4亿亩,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。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,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。

“国士在,且厚,不可当也。”

(二)“我是洞庭湖的麻雀,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”


5月22日下午,灵车缓缓驶出医院。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,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,人们涌上街头,齐声呼喊:“袁老,一路走好!”

“泪洒稻菽千重浪,世间再无袁隆平。”各大媒体纷纷发文悼念追忆。

马达加斯加、莫桑比克、巴基斯坦、菲律宾、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深切悼念:真正的粮食英雄,将被世代铭记!

袁隆平4.jpg

联合国官方微博发文说:“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、消除贫困、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!国士无双,一路走好。”

一位科研工作者,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、领先世界的技艺?

海外人士说,这位老人研究的,是根除饥饿的“东方魔稻”——杂交水稻。

如今,杂交水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,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“中国方案”。让全世界吃饱饭,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,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。

发展杂交水稻,造福世界人民——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。

他说:“我是洞庭湖的麻雀,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。”

他,做到了!

(三)独守一方地,淡泊志弥坚

“人生路漫漫,尘世车马喧,

袁隆平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明特等奖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,2018年获“改革先锋”称号,2019年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,2020年当选中国经济新闻人物,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科学奖”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。

他朴实坦荡,淡泊名利。从不要奢华,只喜欢简单纯粹的生活。虽然总会有一些无聊非议与琐事,让他登上风口浪尖。但他却从不辩解。因为他没有时间去在意这些子虚乌有的诽谤,他愿意抓紧每分每秒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。

袁隆平5.jpg

在80年代他最盛名的时候,为了不离开一线的杂交水稻研究岗位,他拒绝了省农业科学院正厅级院长的职务任命。他说:“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,如果浮躁了,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。有些事情,我们也要勇于放弃,必要的放弃,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。”不管社会如何物欲横流,他始终安心于自己的清寂执着,初心不改,矢志不渝。

“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,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,淡泊名利,一介农夫,播撒智慧,收获富足。”
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他戏称自己还是“90后”,始终都在为梦想而努力奋斗。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,他依然还在一线关注科研创新,在生命弥留之际,还心系着他的稻子长得怎样。

(四)禾下乘凉梦,一梦逐一生

“我开始自己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。一路走来,有汗水和辛酸,也有丰收和喜悦。科学探索无止境,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,我一直有两个梦,一个是禾下乘凉梦,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。”这是袁隆平的梦,也是后来者的梦。

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。可他想说的,人们却能看见——

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,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,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;在新疆、山东、黑龙江等地,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,许多角落还在等待“再造亿亩良田”的理想步步实现……

未竟的事业,科学的价值,正待我们去坚守,拼搏,开掘。